以網路涵蓋範圍來區分網路,由大而小約略可區分為:廣域網路、大都會網路和區域網路,各種網路的連接技術有很大的差別,分別敘述如下。
(A) 廣域網路
『廣域網路』(Wide
Area Network, WAN)是指網路連結地區的範圍較廣,例如目前所使用的 Internet 網路。整個網路是由各地區網路連結而成,我們很難預估網路範圍到底已經涵蓋到多大、有多少電腦或網路連接上它。因此,對整個網路來講,它的管理非常鬆散,可靠性也較低,其特性如下:
(1) 傳輸媒介限制:傳輸距離較遠,因此無法採用較高級的傳輸媒介,只能使用較便宜、品質較差的傳輸媒介,如電話線、無線電波等等。
(2) 可靠度(reliability)較低:傳輸媒體受限制、傳送距離又較遠,必然降低其可靠度,使用者利用網路做資料處理的可靠度亦然。
(3) 傳輸速率較慢:因為傳輸距離遠、線路品質較差,網路上的傳輸速率自然較慢。
(4) 應用上較受限制:由於網路的可靠性較低、傳輸速率也較低,對於一般較高等的應用便不敷實際需求(如負荷分擔、工廠自動化等等)。通常應用於訊息的傳遞或較少量的資料處理,如電子郵件、檔案傳送、網頁瀏覽等等。
(B) 大都會網路
『大都會網路』(Metropolitan
Area Network, MAN)是指電腦網路分散在一個較大、但仍明確限制在某一個範圍內的網路,如 HiNet 或SeedNet 網路。由於大都會網路還是有範圍的限制,對整個區域來講,網路的可靠性和傳輸速率較容易掌握。一般大都會網路都用網路骨幹將各小地區結合在一起,任何網路位址發生異常狀態,網路提供者皆能輕易維護,並控制其傳輸流量,其特性如下:
(1) 傳輸媒介較好:傳輸距離雖稍遠,但固定某一區域,對整個網路的佈線可採用品質較高、可靠性較高的傳輸媒介。
(2) 可靠性較高:網路限制於一定的範圍,整個網路維護較易,品質也能保證在某一程度內,因此網路的可靠性也較高。
(3) 傳輸速率較快:傳輸媒介較好、網路品質較高,整個網路的傳輸速率便可保證在某一程度上,因此對整體速率而言也較快。
(4) 應用範圍稍廣:網路品質和傳輸速率可保證在某一程度上,因此可利用網路處理較複雜、而且較重要的工作。一般應用於辦公室自動化、或較高階的電子商務,如供應鏈管理、B2B等等。當然廣域網路上的應用也適用於大都會網路。
(C) 區域性網路
『區域網路』(Local
Area Network, LAN)是指分散在某一較小範圍內的網路,如一家公司或某一校園內、甚至在一個機箱裡。因此,整個網路的環境非常容易控制及管理,無論網路穩定度和傳輸速率也較理想,其特性如下:
(1) 傳輸媒介良好:因傳輸距離較近,網路上可使用較昂貴、品質較高的傳輸媒介,如同軸電纜、光纖電纜等。
(2) 傳輸速率高:在良好的傳輸媒體上,要求的傳輸速率愈來愈高,目前可達 100
Mbps、1000Mbps 以上。
(3) 網路可靠性高:傳輸媒體良好、又限制在較小區域,對網路的管理及維護較為容易,整個網路的速率及通訊品質也較能保證在一定程度上,因此網路的可靠性自然較高。
(4) 應用範圍廣泛:區域網路的應用是將網路的功能發揮到淋漓盡致,一般我們探討的網路功能幾乎都可以在區域網路上應用,如分散式處理、負荷分擔、以及工廠自動化等等。
由上面的分析,網路範圍大小牽涉到使用傳輸媒體的限制,因而影響到傳輸速率和網路的可靠度,也限制網路應用的層次。目前政府致力於寬頻網路的發展,儘量提高線路傳輸品質及速率,來將區域網路的範圍一再擴充,不再侷限於單一公司或校園內;而是慢慢隨著技術的發展,擴充到整個台灣或全世界。
另一方面,若由網路架設者來分辨上述三種網路,那麼廣域網路大多屬於實體網路連結方面,一般提供該項服務者皆稱之為『網路存取提供者』(Network
Access Provider, NAP),譬如中華電信公司。廣域網路公司提供各種傳輸連線(如專線、ADSL 或電話撥接),讓各個大都會網路公司來連結,譬如,TANet 或 SeedNet 都必須向中華電信承租各種網路連線,來整合各地的區域網路。因此,如以台灣目前的網路環境而言,提供廣域網路者為中華電信或新世紀公司,而 HiNet、TANet 網路是屬於大都會網路,至於各公司行號、學校、乃至個人網路都屬於區域網路。
光纖通訊(Fiber-Optic
Communications)是近三十多年來才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新技術。光纖(Fiber
Optics)具有低損耗、頻帶寬、線徑細、重量輕、可撓性好、無感應(不受電磁干擾)、無串話、節省資源等特點,目前其性能亦日臻完善,價格則不斷降低,應用範圍正在擴大。在通訊方面,光纖具有良好的傳導性能,它可以傳輸巨大的訊息容量,一條光頻通路上就可以同時容納幾十億人通話。如果以光纖傳播電視節目,則能像打電話一樣構成電視網,同時傳送上千套節目,供人們選擇收看。目前,光纖通訊早已走出實驗室,開始為生產、科技研發和生活服務。
目前各種資訊產品功能日新月異,為人類生活提供許多數位用途,如線上閱讀、網路商城購物、線上遊戲、網路電視、視訊會議、雲端運算等,逐漸蔚為當前趨勢,諸如智慧型手機(如iPhone)、平板電腦(如iPad)等商品都主打行動上網的功能,比比現況皆顯示行動通訊時代的來臨。而行動通訊功能的不斷提升,使網路頻寬的需求大幅度增加,也促成了業者需要敷設更高容量的網路系統設備。光纖的低損耗、高頻寬、高傳輸容量等優點,自然成為業者們首要矚目的對象。因為面臨這樣的情勢,高速光纖通訊技術在全球各地都積極尋求突破之下,進而帶領了下一代通訊技術成為主流。 |